当前位置: 看书阁> >文艺生活-推荐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从唱片公司拿到钱,林子轩请了施工队整修院子,还找了个亲戚家的孩子在一旁照应着。小說,

倒不是担心施工队会偷工减料,而是帮着烧个茶水,递根烟什么的,有事了还能及时的通知林子轩和慕姗姗。

两人平时比较忙,不可能一直在这儿看着。

修缮老宅子不能找盖大楼的工程队,只能找京城里的泥瓦匠,这些人熟悉老房子的构造,知道从哪儿弄来匹配的砖瓦。

怎么倒弄是有讲究的,很多都是家传的手艺。

找人在一旁好生的招待着,这些人做事会尽心些,都是面子上的事儿。

慕姗姗有时候会过去看看,她对装修挺上心,会和施工队的人商量。

除此之外,她还规划着添置家具,是订做还是买现成的,订做需要太长时间。

时代在发展,越来越讲究效率,不像当初他们结婚那会,还要自己跑到家具厂挑选木料,现在的人图方便,大多是买现成的。

林子轩觉得应该买几套老年间的旧家具摆放在家里,显得有年代感,看起来舒服。

什么黄花梨啊,紫檀木啊,都是以前达官贵人用的东西,既能做家具,也能当收藏。

他这种想法和现在流行的趋势不同,大家都在忙着赶时髦,对老物件的兴趣不大。

这不是说林子轩要进入古玩这个行当,搞文物收藏。

他不懂古玩,捡漏虽然好,可打眼的时候更多,专家都可能被忽悠,外行人就更不行了。

真正能捡漏的是八十年代,那时候国家有规定,个人收藏的古玩只能由国家指定的单位收购,个人不准私自经营,严禁倒卖牟利。

不过私下交易的现象屡禁不绝,这就是黑市了。

那个年代的好处是基本上都是真东西,价格便宜,没有人想着造假,只是普通人工资低,没什么钱,加上国家严禁,就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收藏热潮。

到了1993年,国家的政策放开,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古玩交易。

这才带动了民间收藏的火热,京城的琉璃厂和潘家园借机发展了起来,在发展的同时,难免鱼龙混杂,出现了不少鱼目混珠做旧的物件。

再说了,这个行当炒作严重,市场上的水分太大,很容易砸在手里。

林子轩明白贪多嚼不烂的道理,有研究古玩的工夫,还不如好好拍一部电影呢。

他就是想弄几件老家具装点门面,没其他心思,他在圈子里打听谁有这方面的门路。

“我认识个喜好倒腾古玩的哥们,姓马,以前在杂志社做编辑,后来辞职下海了,这几年专门弄这个,从他哪儿找几件老家具应该没问题。”冯晓刚介绍道。

“那行,有空约出来认识认识吧。”林子轩点头道。

他们在甲方乙方的拍摄现场,葛尤从戛纳回来后这片子就开机了。

国内剧组开机没那么多讲究,筹备好了就开拍。

自从把艺术中心的人员调过来以后,剧组稳定下来,京影厂的人也不闹腾了,他们知道要是再闹腾,就会被换掉。

如果没戏拍,他们只能领着厂子里发的死工资,京影厂拖欠工资不是一两个月了。


页面连接:http://www.fcdpgc.com/view_0_ftflv/kmflbptk.html

亲亲小说网

首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页

墨香阁武侠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